萬聖節的由來 
   ( 10 月 3 1 )

 萬聖節是西洋鬼節,對國外來說萬聖節就像我們的中元節,

這一天他們會把自己打扮的鬼模鬼樣,到處舉辦狂歡派對。

 「萬聖節」這個字,起源自天主教教會。

每年的 11 1 日,是天主教慶祝諸聖的節日 All Hallows Day All Saint's Day

 在萬聖節前夕,每年 十月三十一日 的前夕是塞爾特族人的年度豐收祭典,

象徵著一年的結束,以及新一年的開始。

10月的最後一天,他們相信這是夏天的終結,冬天的開始,這一天是一年的重要標誌,

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被稱為「死人之日」。

當時二千多年前的塞爾特族人(即目前的蘇格蘭人、愛爾蘭人等)

一年之中最害怕的日子莫過於 十月三十一日 的晚上,他們相信世人的生活是由神明所主宰的,

而死亡之神 Samhain 在會在每年 10 31 日的夜晚會和逝者一起重返人間。

所以每年這一天是塞爾特族人表達他們對太陽神的敬意,

因為太陽神讓他們的穀物豐收,以應付即將到來的冬天!

可是在這一個夜晚也是惡靈力量最強大的一天,

傳說中,每年到了這一天,所有時空的法則都會失效,使得陰陽兩界合而為一。

因此,這是遊魂出沒找替死鬼的唯一機會。

  10 31 日晚上驚駭的時刻,活著的塞爾特人會為了躲避靈魂的搜索,

在這天晚會上把家裡的爐火滅了,營造出一個寒冷陰森的環境,並刻意用動物的頭或皮毛

做成的服飾打扮自己成鬼怪的模樣,口中發出可怕的聲音,企圖嚇走靈魂也讓靈魂分不清誰是活的人

,而不能夠找到替身;過了這個晚上,第二天就是萬聖節,一切也就回復平靜了。


萬聖節的習俗 :面具化裝

在古時候,如果有旱災或是其它重大的災難,人們便會帶上醜陋的面具,

因為他們害怕深夜還在外面遊走的惡靈,如果晚上必須出門,便會戴上面具或用動物的皮毛裝飾自己,

希望惡靈認不出他們來,或被醜陋的面具嚇走。


Trick or Treat 習俗 「不給糖就搗蛋」

孩子們今天著裝挨家要糖的習俗,據說起源於愛爾蘭。 

古西歐時候的愛爾蘭異教徒們,相信在萬聖節前夜鬼魂會群集在居家附近,並接受設宴款待。

在"宴會"結束後,村民們就自己扮成鬼魂精靈,遊走村外,引導鬼魂離開,避邪免災。

萬聖節期間,村民們也都會在屋前院後放置一些水果及其他食品,

希望能餵飽鬼魂後,讓它們不會傷害人類和動物或者掠奪其他收成。 

後來這習俗一直延續下來,就成了孩子們取笑不慷慨之家的玩笑。


傑克南瓜燈  



傑克南瓜燈也就是南瓜燈,是從愛爾蘭開始。

傳說
愛爾蘭有一個名叫 Stingy Jack 的男子,有一天邀請惡魔,因為喝完後沒付帳,

他就說服惡魔變成六便士
來付酒錢,可是Jack並沒有拿它來付錢,

反而用一條銀紙把惡魔鎮住,讓它出不來。後來惡魔答應Jack一整年都不嚇他,傑克才放魔鬼出來。

第二年的萬聖節
惡魔又出現了,它又答應不會來騷擾Jack一年,可是一年還沒過完,Jack就去世了。

死後,天堂不收他,因為他非常吝嗇;地獄也不留他,因為他戲弄惡魔。

無處可歸的他,最後只好不停走著並提著白蘿蔔,裡面放著魔鬼給他的炭火照亮路面,找個地方休息。

後來愛爾蘭人就用馬鈴薯或是大頭菜做成燈籠;有趣的事 英格蘭則用甜菜

在1840年代隨著新移民來到美洲大陸,他們發現比白蘿蔔更好的材料,那就是南瓜;

現在所看到的傑克燈通常是南瓜做的喲。

大家會用南瓜雕刻成各種鬼臉,然後在裡面擺蠟燭了,這就是現在流行“南瓜燈”的由來。


現今的Halloween Day

萬聖節流傳到今天已經完全沒有了宗教迷信色彩,反而是一個孩子們的節日,

更是年輕人舉辦化裝舞會的好機會,每個人可以充分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製作出最新最炫的鬼造型。 
     
公共場所及商場,大都會配合節日來到而做一些佈置裝飾;

如:鬼臉南瓜燈、白網黑蜘蛛等,都是節日的重要裝飾,且大都以趣味取向,少有有駭人之鬼魅色彩。

有的女孩子還會在這時候會買一對南瓜或者鬼骷髏的耳環來佩帶,增加過節趣味。
   
萬聖節的服裝,也是萬人萬相,不是單調的大鬼小鬼了。  

學校在萬聖節是不放假的。學校會舉行萬聖節晚會,讓學生有一個安全的地方過節歡慶,

也有些學生們也會自己主辦小型晚會 特殊派對等等...

而朋友、家人間互寄賀卡祝萬聖節快樂則成為每年十月間流行的習俗。


Are You Ready?




Halloween Party !! hey hey he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雯妞 的頭像
    小雯妞

    蘇小雯的夢想磚

    小雯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